首页 档案政务 档案文化 动态信息 公告公示 重点推荐 政策法规 档案资源 业务指导 专题专栏 档案登记备份 网上展厅  
欢迎光临龙泉档案网!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栏 > 市档案局 > 专题专栏 > 抗战档案
浙江省第一辅助医院旧址: 抗战医院一路南迁 救治伤员服务民众
作者: 来源:处州晚报 责任编辑:龙泉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5-09-01

    序言 
   1942年,因战事需要,浙江省第一辅助医院迁至龙泉,随后定址小梅镇黄南村内,设立伤兵医院,与当地百姓一起救治伤兵。 
  黄南作为抗战后方,伤兵医院在这里办了四五年。由于黄南地方较大,供给资源比较丰富,可容纳比较多的人,所以,经常有几百号重伤员送来,最多时有五六百人,承担了当时浙西南山区伤兵的主要救治任务。 
  1945年,由于抗日部队的撤离,伤兵医院也随之迁出。

    遗址名片 
  浙江省第一辅助医院为丽水市人民医院的前身,俗名伤兵医院。1937年9月7日成立于杭州望江门外海潮寺,是浙江省第一个直接为抗日战争服务的医院,也是全省20家辅助医院至今仅存的一所医院。 
  在八年的抗战当中,担负了“淞沪会战”的伤员收治任务;单独承担了“诸绍之役”、“浙赣之役”、“丽水之役”三次战役伤员的收治任务。 
  由于当年战乱四起,医院不得不被迫多次搬迁,一直到1943年,迁址到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由于当时龙泉属于革命后方,加上交通不便,战火几乎没有燃烧到这里,伤兵医院这才得以在此专心救治伤员。 
  医院在黄南村内以植碧殿作为要塞,有一个连队的士兵在这里把守。伤兵主要住在叶氏宗祠和王氏宗祠内,是在村老学堂和文武殿进行医疗救治的。死亡的伤兵有两百多人,由村民送去埋葬在长桥头的河滩坪。 
  据不完全统计,医院随部队频繁转移中,收治战争中转送来的伤员3071人,手术1918人次。门诊则主要免费诊治难民和当地劳苦大众,达87939人次。 
  其中,进入浙西南山区的几年中,门诊为21594人次,其中当地的劳苦大众占99%;在门诊总人次中,内科11652人次,外科6507人次,眼科412人次,耳鼻喉科623人次,妇产科64人次,其他2336人次。住院554人次,其中归队74人,住院后死亡73人,手术228人次。

    救治松沪会战伤员 的临时医院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奋起抗战,7月30日北平(现北京)、天津相继沦陷,日本帝国主义扬言要在“三个月灭亡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包围南京,逼迫在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投降。 
  “8·13淞沪会战”,战斗激烈,有力的阻击了日军的进攻,但也造成国军伤亡惨重,大批受伤的爱国将士送入杭州。杭州所有的中外医院人满为患,中央军政部在杭州医疗机构仅有一所第六后方医院,无法收治源源不断送来的伤员。于是成立了“伤兵医院”,广收浙江医学界享有威望的医学专家、教授、回国参加抗战的医学留学生以及国内医专毕业生。9月7日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临时辅助医院,院址设在杭州望江门外海潮寺,浙江省国民政府委任曾任北伐军军政部驻浙江陆军医院院长的孙序裳为院长,因为是为弥补中央医疗机构不足而临时设立的,故称“临时辅助医院”。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而战争日趋激烈,一所医院已无济于事,为陆续增设辅助医院,故称“第一”(以后辅助医院增加到20所)。 
  医院刚成立时,全院有员工100人左右,其中医务人员50至60人,设临时床位1200张。医院救治对象是从淞沪前线送下来的受伤将士。 
  11月中旬,日本侵略者逼近杭州,为保证伤员的安全,钱塘江以北各院奉令立即撤离杭州。在撤离前,医院一面积极筹备资金,购置了大量医疗器械和药品;一面将院内不能移动的危重伤员移交给杭州广济医院继续诊治。 
  杭州沦陷后医院南迁 
  1937年12月24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浙江省城杭州,浙江省政府撤至永康方岩,永康成为全省最大的难民收容所。 
  辅助医院也于1937年12月撤至永康县石柱乡下李溪村(又名下里溪村)。 
  由于下李溪村靠近永康城内,医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且免费为老百姓诊治。门诊的病人才逐渐多起来,最多时每天达数百人。对西医在浙江乡村传播和普及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941年“诸绍之役”爆发,为便于接收伤员,奉命迁入离下李溪村约160华里的宣平县俞源村(现属武义县)。医院在宣平县俞源村坚守了一年多时间,单独完成了“诸绍之役”伤员的收治任务后又迁回下李溪村。 
  颠沛流离中“落户”丽水 
  1942年5月,日寇过婺江,“浙赣之役”爆发,医院在匆忙中撤至云和县。在颠沛流离中单独完成“浙赣之役”受伤将士的收治。当时伤员需要透视或拍片,只能送到离下李溪村20华里的永康县城,那里有一台X光机。 
  由于原院长孙从钦回原籍鄞县未归,此时战火纷飞,在这危难之际,由孙序裳先生推荐,经司令黄绍竑批准,委任裘造时为第一辅助医院院长,准备带领全院员工撤至云和县。 
  6月上旬刚撤到云和县汤候门时,因为村子小,陆地交通不便,供给困难,不可能再继续容纳伤员,起不到一个战地医院的作用,于7月撤到云和县赤石。没几天战局又变,丽水、松阳弃守,赤石危险。为此,医院将一些比较笨重的装备,如50多张钢丝床等留在云和,将危重伤员送往福建,医院于同月转移到龙泉县安仁镇五显大帝庙内,9月撤至龙泉县下田,1942年12月迁入龙泉城内水南。就在这样频繁转移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医院单独完成了“浙赣战役”的伤员收治任务。 
  1943年2月,医院迁入龙泉县龙庆路上的青坑,因院舍太小,不够收容伤患,于5月撤至龙泉县的小梅镇黄南村,院部、门诊部设在该村的文武庙内,住院部设在叶氏、王氏两个宗祠内。 
  为了方便龙泉县至庆元县一带难民和当地老百姓看病,在撤至龙泉黄南村当月,即在离医院较远的查田镇设立民众门诊部,免费医治。后因人员减少,药材无法解决,被迫于民国33年(1944)2月停诊。 
  1944年7月,日军再次侵占丽水,“丽水之役”随之爆发,浙江省第一辅助医院工作量又一次剧增,但时间不长,只有二个月。“丽水之役”是辅助医院第三次单独担负重要战役伤员的收治任务。  
  那时省卫生处在景宁设了一个卫生材料库,医院的药品、器材经省卫生处批准后,凭单前往景宁领取。

    战时医院也对民众开放  
  医院从杭州一步一步地撤至偏僻的龙泉山区,医疗装备得不到维修和更新,伤患减少,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陆续辞去。从1942年5月底的100多人逐年开始减少,抗战的最后几年,一般情况下全院只有30多人,到1944年6月最少时仅有14人,不到建院时的五分之一。 
  为此辅助医院分别于1943年在龙泉青坑、黄南举办了二期护士训练班,成如夫担任药剂的教学任务,为丽水地区各县卫生院培养了一批从事医疗的人才。 
  为了重振医院,结合几年的医疗实践,裘造时院长召集各科室负责人开会,讨论制定医院关于采购以及宣传的规章制度,让医院药品供给及时跟上,同时让当地群众了解本医院,来医院看病,1944年1月5日制定了《病人求诊须知》。 
  裘造时院长虽然作了种种努力,但医院依然面临人少药缺的局面,随时有被撤消的可能。裘院长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1944年10月的一天,裘院长招集主要人员开会,传达了省卫生处的决定,将于月底撤消医院。 
  对此,大家一致不同意撤消,认为抗日战争以来,浙江先后成立了二十所辅助医院,为救护伤病员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它十九所在完成使命后已经先后撤销,如果仅存的辅助医院撤消了,后人很难知道抗日战争中的这段历史。 
  裘院长团结员工,经过四处奔波、努力,医院最终没被撤销。终于度过最困难的时期,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定址丽水改称浙江省立处州医院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胜利在望,浙江较为稳定,没有大批的伤病员送来,医院主要兼办民众医疗工作。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于同年9月14日医院人员到达丽水城内,暂住大猷街95号(即小水门天主堂内),准备迁回杭州。 
  丽水县参议院参议长周鼎组织了丽水专署、县府等单位联合向民国省政府报告,声称处州没有一个像样的医院,请求将该院留在丽水。浙江省府同意医院定点丽水。为此裘院长在征得省地县同意,在丽水城关镇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永久院址。 
  经医院筹备小组多处选址后,发现处州府前继光街原处州小学内,后面有很大一片空地,且与设在高井弄的旧处属联立农工业职业学校连在一起,通过协商有可能划给医院,加上学校原先的校舍,不但可以新建门诊部、住院部,连职工宿舍都可以解决了。 
  筹备小组一致同意选择这个地方。经省地县同意,第一辅助医院立即搬入。10月10日开设了门诊部,对外诊疗,同时改称省立第五医院。1946年1月改称为浙江省立处州医院,1986年改称丽水市人民医院。

    黄南村村民梁月梅:  
  爱情之花在战火燃烧中绽放

    1936年出生的梁月梅是黄南村村民,当时辅助医院刚刚来黄南村时,她还是个孩子,但对于伤兵医院,她有着一份自己独特的记忆。  
  那时候对于战事,作为孩子的梁月梅并不了解,突然有一天,她和小伙伴们惊奇地发现一辆辆平时根本看不到的大车子开到村子里来,车子停下后只见到一些身着军装,缠着绷带,带着伤痕的人员被一一抬入村子里的祠堂内。 
  “那时候叶氏宗祠和王氏宗祠那些地方我们这些孩子都还不敢去的。”梁月梅向记者回忆说,当那些伤员被抬入祠堂之后不论白天黑夜,都会有哀嚎声传出,也时常会有尸体抬出,很吓人。 
  过了一段时间,从大人口中了解了一点模糊概念后,梁月梅开始适应了辅助医院的到来,出于好奇,每天早上跑到田里游玩的她,还会不时地想要了解一下辅助医院内部的情况。 
  特别是伤兵的饭菜,由于是村里的一些大人送去,梁月梅对他们并不害怕,有时还会凑上前去问问他们到底吃点什么,结果每次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天一碗白米饭。这甚至让梁月梅觉得自己这个村子里的孩子伙食都比他们好。 
  “现在想想,那时候有些伤兵忍不住会出来偷鸡吃也是情有可原。”梁月梅告诉记者,那段时间伤兵们会在饿得受不了的时候偶尔偷村民的东西吃,但往往会被军官发现而被处罚。 
  在那个战火燃烧的年代,爱情之花仍然绽放。 
  当时在医院有个裘副官,在医院进入村子后住在村民叶有兰家。当时叶有兰家中有一名18岁的姑娘待字闺中。 
  一位是英武有内涵的军官,一位是18岁的妙龄少女,双方同住一个屋檐下,自然是日久生情,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人私定终身,裘副官向姑娘承诺,战争一结束就迎娶她回嵊县老家生活。 
  但两人感情并未被家人知晓,在女孩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家里人已经把她许配给邻村的一位并不相识的小伙子。 
  在那个时候,为了避免军民矛盾的发生,裘副官和姑娘私下决定“避一避风头”。 
  他们在村子里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找到一所老房子,让姑娘住下,由裘副官每天送饭菜去照顾。自然,姑娘“走失”的情况很快便传遍了村子,大家四下寻找姑娘的下落。为此,裘副官的战友自然少不了“打掩护”。 
  就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一个多月后,觉得这么瞒下去也不是办法,在村民寻找接近尾声时,双方这才决定走出房子向村民坦白。 
  当然,这段自由恋爱很快就被村民所接受,两人简单地在村里摆了酒之后,就算是正式被大家承认了。 
  “后来打战结束后,那个姑娘还被军官带回老家了,10多年前还回来走过亲戚,看样子她生活得挺好。”梁月梅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寻访:忠骨永留黄南村 
   尽管通往黄南村的道路经过多次修建,但仍仅有双向两车道,在小梅镇组宣委员钟建飞带领下,记者开始了对医院的探秘之旅。 
  想要进入黄南村,首先要通过一个比较长的松树岭,岭背是植碧殿,属于交通要道。由于此地刚好位于道路最高处,周边有群山环绕,地势易守难攻。加上植碧殿坐落于此,恰好可以作为弹药临时储藏以及士兵安置点,所以抗战部队当初撤到黄南村时,植碧殿便被选为入村要塞,有一个连队的士兵在这里把守。 
  而黄南村作为抗战后方,伤兵医院也就顺理成章地设在了黄南村。 
  “由于黄南地方较大,供给资源比较丰富,可容纳比较多的人,所以,经常有几百名的重伤员送来,最多时有五六百人在这医治。”钟建飞一路上向记者介绍。 
  伤兵主要住在叶氏宗祠和王氏宗祠内,是在村老学堂和文武殿医疗救治的。而王氏宗祠、老学堂以及文武殿都早已被拆除,记者只是有幸进入了仅存的叶氏宗祠。 
  说起叶氏宗祠,最早要追溯到宋朝,当时作为黄南一带的书院存在。经过几代人的刻苦学习,不断地有人才从此走出,壮大了这一带叶氏的声望,时间一久便作为祠堂维护,随后几经修缮。 
  叶氏宗祠共占地5亩,其中房屋占地3亩。宗祠四周墙面均刷白后挂上历代名人事迹,当中共分为两层,整体较为宽敞。宽敞处共有80根柱子。当年,此处就是作为伤兵的住院部之一,而“病房”便是由简单的白布挂在柱子之间,将一个个病号隔开。 
  一些伤兵被送到医院后,简单的手术也是在此完成。除了克服照明等条件之外,医生还得顶着其他病号的“哀嚎”声保持冷静做手术。 
  由于送这来的伤兵病情都比较严重,都是由村民用简易担架抬进抬出,而且经常有伤兵死亡,都是由村民送去埋葬,死在黄南村的有两百多人,都葬在长桥头的河滩坪。 
  伤兵埋葬比较草率,在坟地上简单的用木板写上名字或编号,坟地像菜畦,排满了整个河滩,在墓地立有“荣军公墓”字碑。而这些埋葬于此的伤兵一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都没人来“认领”,永久地留在了村里地底下。 
  记者 庄啸 兰雷伟 摄 通讯员 柳雪珍 胡晓君 

相关文章 【推荐】 【打印】 【关闭】
主办:龙泉市档案局 地址:龙泉市贤良路333号 浙ICP备13024068号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 最佳分辩率:1024*768 技术支持:浙江红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