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档案政务 档案文化 动态信息 公告公示 重点推荐 政策法规 档案资源 业务指导 专题专栏 档案登记备份 网上展厅  
欢迎光临龙泉档案网!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栏 > 市档案局 > 专题专栏 > 抗战档案
浙江日报社旧址: 宣传抗战聚民心 一张报纸十万兵
作者: 来源:处州晚报 责任编辑:龙泉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5-09-01

   序言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准确又快速地将当前局势告知给民众,宣传抗战凝聚民心,是那个年代新闻人的头等任务。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新闻传递的任务,当时各类报纸纷纷创刊。1941年3月12日,《浙江日报》在永康应运而生,1942年5月报社改迁丽水,出版不到一月,因日寇侵犯丽水,《浙江日报》被迫停刊近4个月,直至同年10月23日在碧湖上赵村复刊出版。1944年7月又因日寇进犯丽水,《浙江日报》又迁龙泉,直到抗战胜利后迁至杭州。 
  

    遗址名片 
抗战中后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强烈的抗日救亡呼声。在当时曾一定程度左右浙江舆论的是《东南日报》和《浙江日 
报》。《浙江日报》对外宣传是“独立经营的民办报纸”,实则是省政府主席黄绍竑支持下创办起来的一份对开大报。社
长兼发行人是原《浙江潮》负责人严北溟。当年,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参与了《浙江日报》的采编工作,他们通过巧妙的改写, 不断刊登来自延安的战讯,并利用副刊,经常编发歌颂团结抗日的文稿,受到广大民众的厚爱。

    颠沛流离 却不失报人本色 
  抗战初期,杭州告急,CC派(指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在国民党内的一股势力)办的《东南日报》已远迁福建南平出版。 
  当时,军队调动频繁,车辆稀少,《东南日报》远迁福建后,报纸再邮寄,非四五天不可。而国难当头,大敌在前,谁都在关心国家的命运,期待着从报纸上了解到抗战的消息。为了使浙江同胞能看到当日的报纸,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创办了《浙江日报》,严北溟担任社长。 
  曾经常发稿于《浙江日报》的洪省三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详细描述了《浙江日报》的发行流程,其中的细节能令人深刻体会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办报之不易。 
  以下节选了洪省三回忆文章的部分内容: 
  《浙江日报》是一份综合性的报纸,除宣传抗战意志外,还传播重庆国民党政府许多政策法令。大量战讯,都采取重庆中央社的稿件、版幅,日出对开一大张,分四版,战事胜负都排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上。也辟有战地通讯、社会新闻、副刊等,商业广告也不少。 
  当时的社长严北溟是湖南人,除管报社行政外,还任主编,写社论,工作非常忙碌,整日在奋笔疾书。我每次去联系工作,他都如此,独居三层楼,文稿成堆,条件差,晚间煤油灯一盏,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孤灯独写,忙得连会客时间也没有。因此,有许多事只得找其他人商量,尽量不去打扰他。解放后,严北溟曾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53年后销声匿迹,报刊上再也看不到他的作品…… 
  《浙江日报》下面设有三个科室,即总务、发行、广告。除总务科外,其他都是集中办公。另外还有无线电,整天在接收重庆中央社的新闻和战事消息。此时,沦陷区加大,战场又多,每日要接收一叠新闻稿,供发行科选择刊登。为了工作需要,我经常持稿前去联系他们刊登。我的稿子,都是三十二集团军和西南干训班在碧湖一些球类比赛和文娱活动等社会新闻…… 
  报社的办公室很零乱,因陋就简,也没什么布置,摆着一张长桌,人手不多,只有六七个,围在一起编次日的报纸。工作十分紧张,业务科长也得看稿编排。 
  工人们忙着排字,在晚上六时必须完成次日报纸版面任务。晚上照明的是汽灯,试版印出后,大家分工校对,再又复印,偌大的一台对开机,是工人手摇的,正反两面,差不多要通宵达旦…… 
  1944年,日寇第二次蠢动,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搬到福建浦城,《浙江日报》也迁往龙泉,并在龙泉宫头村定址出版,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才到杭州。 
  

    翻看旧报,向宣传抗战的老报人致敬 
  在龙泉市的图书馆内,至今仍存放着5份在龙泉宫头村印刷出版的《浙江日报》。翻看这几份旧报纸,记者发现,上至国际动态、当前战事,下至生活百态、生活知识,无不涵盖其中。以当时恶劣的交通情况、艰苦的出报条件、相对闭塞的信息环境而言,长期出版如此信息全面的报纸,难度可想而知。 
  尤其关于当时的战局报道,每篇稿子都是语句精炼,并充分采集了各方的情况,尽可能全面精炼地让群众了解战况,对稳定民心,宣传抗日大好趋势起到重要作用。 
  就拿民国三十四年(1945)6月25日的头版来说,当时刊发了一篇题为《柳州城内火光烛天 南郊顽敌据险困斗 浙东乐清北溃敌已窜入黄岩》的消息稿件。 
  通篇稿件简练、信息量大,在抗日的最后关头给广大读者传递了胜利的曙光。此类稿件在记者看到的几份报纸中不在少数,在此,记者也向老报人致敬。 
  

    抗战时期在丽水出版的另外两份报纸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声一响,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浙江省省会西迁。浙江最大的新闻单位《东南日报》已在烽火逼近杭州前的11月19日西迁金华出版,杭州改出号外,到12月22日停刊,最后一批人员才撤离杭州。 
  1941年4月底,日寇进窥浙赣线,金华一度告急,《东南日报》分两路转移,一路由社长胡健中率领大部分职工远走江山,于5月19日在江山关礁出版;另一路由严芝芳偕汪远涵等前往丽水,于5月1日出丽水版。这是抗战时期最早出现在处州府的第一张报纸。后以西窥之敌撤退,《东南日报》江山版于6月1日仍迂回金华出版;丽水版则出到8月31日停刊。 
  1942年5月,浙赣线战役爆发,5月28日金华、兰溪失守。丽水版于5月23日第二次在丽水出版,由副社长刘湘女主持。在敌机轰炸中,坚持出到6月22日,两天后(即6月24日)敌陷丽水。刘湘女等仓促逃往青田,房屋及印刷器材未及疏散,被敌人付之一炬,损失惨重。8月28日丽水克复,刘湘女另觅社址,于11月23日在丽水上水南恢复丽水版,间断了5个月,这是《东南日报》在丽水第三次出版。 
  1943年3月31日,敌机轰炸丽水,报社命中两弹。报纸被迫停刊11天,于4月11日复刊。这是第四次与丽水群众见面的《东南日报》。 
  1944年8月,日寇流窜浙南,丽水再度失陷,《东南日报》于21日被迫停刊。9月16日丽水光复,报纸于10月11日复刊。这是第五次在丽水出版的《东南日报》。同年12月8日该报再迁云和出版,直到抗战胜利回杭。 
  另一张小报(4开一张)是吴望信任社长的《正报》,于1942年7月16日由金华辗转撤至龙泉出版。1943年3月29日再迁临时省会的云和小徐,于4月18日出刊。 
  1944年夏,日寇流窜浙南,临时省会疏散,《正报》迁往永嘉,于1944年7月25日在永嘉出对开1张,未几永嘉告急,报纸于8月26日停刊。之后辗转流徙到大岙 ,出临时号外,时出时停。 
  资料出自《丽水文史资料》第八辑、《浙江日报新闻志》,感谢丽水文史专家樊寿康老师以及浙江日报季群玉协助采访。

    龙泉见证人季根生: 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们见证了浙报人的奋斗

   大约20年前,当年浙江日报社在龙泉宫头村办公的场地——吴宅被拆除重建。
  浙江日报社在碧湖上赵村的办公旧址。
  办报条件很艰苦 连纸张都要自制
  龙泉宫头村一直以来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明朝年间,平阳手艺高超的织绸工人高机,受雇于龙泉富商吴文达,在吴家织造瓯绸。吴文达独生女三春善于刺绣,与高机情投意合,引为知己。尽管二人地位悬殊,但三春义无反顾,随高机私奔至温州。只可惜被追回后,高机被判刑三年。出狱后,高机乔装卖绡客来到龙泉吴家,正逢三春次日即将出嫁。由于误会,高机受刺激精神疯癫,而三春也受不了这一事实,以剪刀自裁于花轿之中,后被民间奉祀为花轿神。
  发生这段凄美爱情故事的吴宅正是如今的宫头村100号,也正是当年浙江日报社在龙泉办报的旧址。
  吴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虽然宅子现在被拆除,盖起了两幢5层小楼,但从占地面积上看,当初的气派可见一斑。
  “当时还有两个印刷工人住在我家呢。”在龙泉宫头村寻访时记者得知,村子里原先有两位九旬老人记得当年浙江日报社在村中办报的情况,但他们都已去世了。就在记者感到灰心的时候,村里的老书记季根生说了这么一席话,让记者眼前一亮。
  1938年出生的季根生一直生活在宫头村,曾多次当选村干部的他熟知村子的历史,而关于浙江日报社在村中办报的那一段历史,还要从季根生家的两户租客说起。
  在季根生6岁的时候,他家里来了两名陌生男子,和他的家人商量是否可以在他家暂住。季根生只记得他们一个是萧山人,一个是永康人。在谈好租金后,两名男子就带着妻儿,住到了季根生家。
  “他们两家人住进来后,对我们一家人都挺客气的,不过,可能是因为我一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吧,共同语言不多,交流很少。”季根生说,他是后来才知道,那两名男子就是浙江日报社的印刷工。而日子久了,季根生和租客熟络后,他也经常会和小伙伴一道,跑去看他们印报纸。
  季根生回忆说,当年浙江日报社的工作场地共有两层,一层为印刷、排版等车间,二层则作为报社文职或者一些领导的办公室。他家的那两位租客在一楼办公,对于当时的办公条件,季根生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热”字。
  “他们工作的地方真叫热啊。”季根生回忆说,报社一楼的印刷车间也就40平方米左右,里头就一台排风扇。冬天的时候,车间里就已经热得让人难以忍受了,更不要说夏天了。租住在他家的那两名印刷工经常是满身大汗地回来,如同刚从蒸笼里出来一般,衣服上甚至还能看到盐渍。
  而更令记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季根生说,浙江日报社的员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编辑和排版,而是用原材料造纸。
  由于每天报纸的需求量大,工人们每天都得扛着沉重的原料进行反复地敲压,做出纸浆。有时原料不充足,工人们还要自己上山去寻找毛竹等原材料,实地做纸浆。
  做好的纸张还需要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如果遇到阴雨天,还不得不在烘房里用机器来烘纸,好不容易想趁着阴雨天凉快凉快的工人们就不得不继续忍受高温了。
  技术条件差,设备简陋,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当年的浙江日报社仍然坚持出报,将当时抗战的信息一一从这个小山村发布出去。
  

    碧湖见证人赵金彩: 报社里的年轻人爱打篮球

  
8月4日下午,记者在樊寿康老人的陪同下来到碧湖上赵村,在向村民一番打听后,记者顺利找到了一位当年曾与浙江日报社有渊源的老人——85岁的赵金彩。他也是目前村中唯一一位了解当年浙江日报社在上赵村办报情况的人。
  虽然年岁已高,但是赵金彩老人的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在听说记者想了解当年浙江日报社在上赵村办报的情况后,老人显得有些兴奋,立即起身,操着一口地道的碧湖口音,让记者跟着他。
  穿过村子里的几条小巷,赵金彩老人在一幢三层楼高、新建不久的水泥民房前停住了,他指着这幢房子说:“这里以前就是浙江日报社一些领导和员工的宿舍,宿舍前面是我家的菜园,当时有好几棵梨树种在里面。后来房子被拆了,前几年村民在这里建起了新房。”
  从浙江日报社员工宿舍旧址出来,转一个弯,一幢泥土房映入眼帘。赵金彩老人说,这幢泥土房就是当年浙江日报社的工作人员建起来的。泥土房有上千平方米,浙江日报社在此办报时,印刷机等设备就安置于此。
  而在泥土房对面,则是浙江日报社的主办公场所,有3000多平方米的面积,有办公室、储物室、印刷房等。不过,这幢楼房早已被拆除,记者只能在一片空地上想象当年那些新闻前辈忙碌的身影。
  赵金彩老人说,当年浙江日报社在村中办报的情况是非常保密的,不允许外来人员及当地的村民到办公场地里面参观。
  不过,当年只有10岁的赵金彩却有幸“溜”进去看过,他回忆说:“报社的人很多,有300多人,全都是外面一起来的,我们村里的人都不允许到里面工作的。白天,报社里排版的排版,印刷的印刷,工作十分繁忙。晚上就更不允许人进去看了,因为晚上是浙江地方政府在这里印刷钞票。”
  另外,赵金彩老人还说了一件自己与浙江日报社的趣事。当年,放学后的他会去报社附近放牛,而报社的一些年轻人则会趁空闲时间,到广场上打篮球,每每见到村子里的孩子,他们还会将球传给孩子们,试图一起玩耍。曾有一回,赵金彩就因为没接住球,被砸哭了,他父亲还因此去找传球的年轻人要求赔礼道歉。
  1944年8月,丽水陷落,浙江日报社迁往了龙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来的报社旧址被村里的地主“收购”了,旧址也就被拆除了。目前,报社原所在地已成为制作铅笔的来料加工厂。
  记者 庄啸 吕恺 通讯员 吴威 柳雪珍

相关文章 【推荐】 【打印】 【关闭】
主办:龙泉市档案局 地址:龙泉市贤良路333号 浙ICP备13024068号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 最佳分辩率:1024*768 技术支持:浙江红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